如何用3000万粉丝撬动直播势能?夜听刘筱的运营秘籍
创作者名片
全能创作者:夜听刘筱
身份:情感博主
关键词:以人为核心、人物立体化、 粉丝数达3000万。
“视频号的出现,让公众号值得所有人重做一遍。”
夜听创始人刘筱的一句话,或许能够总结当下视频号与公众号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总结来源于刘筱对于公众号运营以及近两年时间的视频号探索之路。
作为3300万粉丝公众号背后的操盘人,刘筱深耕微信生态多年,对生态的变化和发展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2020年视频号刚刚推出时,刘筱便开始创建全新的团队All in视频号,凭借着优质内容的产出,在半年的时间里,粉丝量激增到50万左右。
获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刘筱认为这背后有重要的“内功心法”——“以人为核心”,“人”在这里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人设。视频号相比公众号更加注重“人设”的打造,虽然夜听本身是一个机构类型的公众号,但运营视频号的道路,团队更注重全方位的去打造“夜听刘筱“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方面、多形式地为用户展现刘筱。
第二是用户。想要把视频号做好,要知道你的用户是谁,她们需要什么,围绕着用户的场景和需求创建内容和运营方法。夜听公众号的用户画像一直非常清晰:25-45岁、有孩子的家庭妇女,针对这个群体,刘筱的视频号内容也针对教育、养生、生活类型做知识分享。
这样一套围绕“人“的独特理念,让“夜听刘筱”视频号的粉丝量从50万暴涨至140万。
打造人设的“三部曲”
夜听如何完成粉丝的大幅度增长?
刘筱认为,对他自己而言,无论是公众号、视频号、直播,就像是更大的“朋友圈”,可以更立体多维地展现刘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公众号图文、到短视频的声情并茂再到直播的灵活互动,“人”的形象被一点点描绘出来。
事实上,这个思路适用于很多的微信公众号创作者。刘筱坦然,视频号初期的粉丝量增长的确要依赖运营公众号时的名气,但这并不是因为需要粉丝数量,而是从公众号粉丝池中找到那部分对“刘筱“感兴趣的老朋友。如今,刘筱早就停止了靠公众号”吆喝“,转而用内容吸引视频号内的“新朋友”。
从老至新,刘筱的视频号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而“以人为核心”一直贯彻其中。
第一阶段,完成用户从听声音到看视频的切换。
这一阶段的刘筱只有声音没有影像,就是为了让用户从音频过渡到视频,用粉丝熟悉的声音、熟悉的节奏,甚至是话筒,一切都是录制夜听节目时的老朋友。粉丝不会觉得刘筱的内容从公众号迁移到视频号,会有不一样的质感,不一样的体验。让用户具备连接感的同时又有新鲜感。当视频号有一定的粉丝基数,再开始任其自然增长。
第二阶段:短视频内容人格化。
对于很多机构账号而言,虽然背后拥有庞大的运营团队,但博主本身的“个人特色”必须非常鲜明。简单来讲,内容要有性格。不仅需要标准统一、文风统一,它的口吻、喜好甚至是价值观都必须是统一而丰满的,而相比于直播,短视频就是中规中矩、长期稳定更新立住人设的关键所在。
以刘筱为例,他家里有个女儿,本身就是爸爸的角色,粉丝更会相信他对于教育的感悟和分享,一条“关于小孩存钱的短视频“目前已经达100万点赞、4000万播放量,而且长尾效应显著,发布半年后都仍在传播发酵。
第三阶段:人物立体化和深度化。视频号中的“刘筱”是个非常完整的人设,他既是创业者也是爸爸,既是表达者也是倾听者,他可以很正式也可以很搞笑,可以助农也可以带货直播,从“人”的角度看,这些都是合理的。
不仅如此,刘筱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短视频人设需要深化。刘筱阐释,为什么短视频博主需要重做一次公众号?因为公众号是表达“人”深度思想的阵地,短视频和直播内容更偏向娱乐化和大众化,但一个人物如果没有深度思维也就没有灵魂,这也是公众号创作者迈入视频号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刘筱也在稳定中求创新。如果说短视频中的“刘筱”是工作中穿着西服的刘筱,那直播间里就展现了他人物更多面。刘筱的直播间不仅有知识分享型直播,更有跨度极大的电商直播、助农直播,甚至是复制电视节目的浅综艺,看似跳跃的背后有着一条始终如一逻辑线。
正是因为如此,刘筱并没有横向比较过视频号与其他短视频平台,他扎根于微信生态,他的用户也在微信里,保证人设的完整性和贯通性,才是最重要的。
1000万GMV的秘密
除了以人为核心打造人设,另外一个关键点是围绕用户关心的话题策划内容,“不为数据增长焦虑”,这是刘筱一再强调的。
对于夜听而言,确定“用户关心的话题”很简单,毕竟在做公众号的这几年,已经锁定了精准的用户群体,即25-45岁的,有孩子的家庭主妇,对于这个用户群体,夜听已经非常熟悉,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策划什么样的内容。
在内容方面,刘筱参加的“八点一刻”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样本,该活动是微信官方主办的,邀请了很多知识分享类博主分享视频号的心得和经验,刘筱是参与第一场的主播。这一场直播吸引了85万人观看。

刘筱在“八点一刻”直播间聊育儿话题
这场分享从表面看,所有内容都围绕亲子话题,但实质上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隐藏细节:主题性的直播或短视频,用户一定要精准。
活动前期,在夜听的公众号和视频号预热内容有意进行了筛选,预设孩子的年龄层级是上小学阶段的爸爸妈妈,以妈妈为主,不引导所有粉丝都来预约这场分享。
在预热文章里,刘筱提前预告,这将是一场针对小学家长的干货分享,会讲述教育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孩子的经验,并会在活动里邀请2个亲子教育专家针对这个年龄层孩子教育问题进行分享。“这其实是做了一次筛选,初中、高中家长就不用来了。”刘筱表示。
这种筛选的意义有两点,首先是针对精准的用户群,可以进行“定制化”内容,让内容更深、更扎实、更有针对性,引发用户的共鸣和黏性;其次,基于精准的用户群,在活动分享过程中,可以激活更强的互动性,保证短视频和直播间的质量。
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带货都是最直接的变现方式,也是最直接的给用户提供价值的方式之一。
带货也要对用户负责,选品至关重要。今年3月份,夜听做了一场“女神返场季”直播,带货GMV1026万。这个成绩背后,依然是“围绕人”的核心:夜听服务的是家庭主妇这个群体,这个群体的需求品类主要就是孩子相关、家庭场景相关。
刘筱团队庆祝带货GMV突破1000万
据此,夜听的探索路径是:先围绕这几个场景做了宽泛的选品尝试,类似综合商超,在品类开放状态下,圈定数据效果不错的品类,再进行聚焦,最终以这些效果不错的品类为主,再适当带一些其他品类。
刘筱也向来不吝惜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做一下具备广泛社会价值的事情。例如助农,9月23日、24日,刘筱联手微信视频号在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嘉兴、石城两个会场进行直播带货,总时长超过8小时,累计观看人数破百万。
在已经成功打造出刘筱这个人设的夜听,接下来准备继续探索让“创作者”找到“用户”的路径,以夜听作为品牌,多创作者作为子品牌,最终形成夜听+创作者人设矩阵,在统一性中开拓差异性,挖掘多博主的潜力。